(资料图)

大妈吃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神志不清,医生告诫:隔夜木耳有中毒风险

吃完中饭后突然上吐下泻,头痛发热,很快就神志不清,医生紧急排查找到“幕后黑手”——泡发了2天的黑木耳。经过积极救治,黄阿姨病情逐渐缓解。“现在已经完全好了,以后吃木耳随吃随发。”14日,接到医生随访电话的黄阿姨说起木耳中毒一事,仍后怕不已。

10天前,家住百步亭社区的黄阿姨听邻居说吃黑木耳能降压降脂,便买了一袋干黑木耳回家。当天泡发过多没有吃完,她便将剩下的黑木耳放进冰箱冷藏。第二天中午,她打算弄个酸辣凉拌木耳开开胃,凉拌之前还特意将黑木耳在水里煮了一遍。

吃过午饭后不久,黄阿姨上吐下泻五六趟,腹痛难忍,体温也一度升高至39℃。很快,家人发现她精神恍惚,情况不太对劲,赶紧将她送到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生反复追问后,结合黄阿姨的病史特点,考虑为黑木耳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导致的食物中毒。经过对症治疗,黄阿姨当天症状便有所缓解。

武汉市汉口医院肠道门诊方奕医师介绍,木耳在泡发过程中可能会滋生一种“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它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有权威报道显示,食用1—1.5毫克就有致命风险。正常的短时间泡发产生米酵菌酸的概率非常低,但如果长时间浸泡,加上不干净的外部环境,就有可能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生成米酵菌酸毒素。比如,浸泡时周边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没洗干净而残留了食物残渣,这些变质食物和食物残渣就会变为米酵菌酸产生的“温床”。米酵菌酸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不管是认真清洗,还是高温烹饪,都无法去除。

方奕表示,中毒后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重度症状。对于米酵菌酸,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催吐洗胃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则需进行血浆置换来将毒素排出。

“泡发木耳类食材,最好是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方奕称,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长也不宜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温水或热水泡,时间更要相对减短。若发现泡发的木耳出现浑浊、发黏和异味的情况,一定要果断将其扔掉。

方奕提醒市民,夏季正是吃凉拌菜的季节,除了凉拌木耳,凉拌腐竹、黄瓜、秋葵、藕片、马齿苋等都是开胃好菜。不过凉菜也会带来一些食品安全风险,制作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千万不要用处理过生肉的刀具、砧板、器皿来接触凉菜。尽量焯水煮熟,焯水之后用干净可饮的凉开水再过一遍,或是直接摊在较大的盘子里,放冷后再食用。

【来源:长江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