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国资国企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通过战略重组、转型升级、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国资国企。截至目前,贵州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大类、34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改革成果不断涌现。
战略重组做强国资国企
“战略重组前,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磷肥生产企业存在同质化竞争,一度打价格战。”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刘荆风说,重组后两家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发挥出规模效应,磷肥产能跃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通过规模化经营,企业分工更加明确,实现了从“又专又小”到“又全又大”、从同质竞争转为协同发展的转变。
【资料图】
2018年,贵州省以部分原省属国有企业为基础,新组建了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2022年贵州省国资委继续将战略重组作为重要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一批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优势企业相继涌现。
2022年以来,贵州省国资委围绕“四化”领域,全面启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7月,脱离茅台集团后的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8月底,贵州民航产业集团和建投集团组建获省政府审议通过。
今年3月初,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文件,拟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公告,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更名为贵州能源集团,并吸收合并贵州乌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如果重组成功,有望打造一家千亿级的能源综合企业。”一位业内人士称。
贵州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企改革三年来,贵州国资国企进一步做大做强。2022年,全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08.9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1102.1亿元,同比增长18%。同时,贵州省国资委24户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5%、18.2%。
转型升级做优国资国企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贵州省国资委聚焦省内支柱产业,推动同类产业专业化整合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白酒等产业。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定位,贵州大数据、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新能源产业是近年来贵州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也是贵州重点布局的重点新兴产业。2021年底,多家公司出资成立贵州时代矿业有限公司、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力争打造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前驱体及氟系电解质生产供应商,并以此吸引产业链下游企业落户贵州,形成贵州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聚群区。
“2022年,研发费用预算首次超过经营收入预算的3%,较2021年提高32%,创历史新高。”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管理部负责人邱祖军介绍,为了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的研发投入为6.49亿元,2021年增加到1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0亿元。
贵州磷化集团研发投入的增加,是贵州省国资国企强化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2年1至12月,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口径研发投入费用达47.53亿元,同比增加124.55%。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贵州省国资委紧抓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监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支撑重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2022年,贵州国资监管企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8个、省级创新平台达到94个,累计申报专利11000多件。其中,由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2项;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核心产品湿法净化磷酸入选国家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磷矿伴生氟碘硅资源回收利用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无水氟化氢进入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
市场化经营做活国资国企
2021年10月,一场隆重的中层正职岗位竞聘演讲测评大会在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在“比武台”上,12位报名竞聘中层正职岗位的员工依次上台演讲,由此拉开了该集团总部全员竞聘上岗的序幕。
三年来,贵州国资国企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按下“加速键”。为加快构建激励约束机制,贵州国资监管企业全面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建立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贵州省国资委21个集团公司建立了针对所属商业类子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选聘职业经理人50余人,17户监管企业集团公司以上率下,率先开展管理人员“起立竞聘、择优坐下”。
“集团管理人员强制排名、末等调整比例达14.7%,竞争上岗人数比例达45.5%。”这是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交出的答卷。截至目前,贵州国资监管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超99%,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100%,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占比达33%,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人数占比达4%。通过国企改革开展三年行动,贵州国资国企正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是贵州国企改革的方向之一。近年来,贵州国资国企逐步探索建立了向关键岗位、一线单位倾斜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例如,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一人一岗、一岗一表”制定年度和任期考核指标,实现“绩效升收入增、业绩降收入减”,2021年度集团二级企业正职的年度薪酬基数倍差达到2.25倍,绩效工资占比最高达到70%,全集团工资增量的87%用于煤矿井下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井下职工人均工资同比增长13%。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