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泡沫”就是: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但市场却因为某种“金融之谎”而给出了更高的价格。2020年之后,美国的情况基本如此。疫情阻断了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却依赖货币的无限投放,维系着本不该有的价格。但现在,美国该如何圆这个“金融之谎”?如何实现“软着陆”?恐怕麻烦巨大。


(资料图片)

3月27日的消息,作为1929年大崩盘等经典“泡沫”案例的深入研究者、金融市场泡沫的研究专家,并于近年成功预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牛市顶部以及2009年熊市底部的传奇投资人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最近发出中肯的警告:在疫情期间,美国股票、债券、房屋、艺术品和其他资产的价格飙升至令人兴奋的高点,已经为历史性的崩溃和痛苦的衰退铺平了道路。他认为:随着“一切泡沫”的破灭,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暴跌50%。

美国金融“泡沫”真有那么大?格兰瑟姆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下这个“泡沫”是远超2000年的“大泡沫”。因为,它包括了房地产“泡沫”和债券“泡沫”,而2000年只是互联网泡沫。2000年,美国经济只出现了轻微衰退,但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82%,标普指数下跌了50%,而这次绝不会像2000年那样温和。在格兰瑟姆看来,美国今天的“泡沫”几乎是个“无所不包的泡沫”,比如房价被推到创纪录水平,股市更不要用说了;尤其是美国债券市场,它因利率创纪录的低水平而价格超高,而且被吹到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规模。当然,艺术品和其他所有资产也都基本如此。

“总体而言,这样的超级泡沫很少见。”在谈到硅谷银行时格兰瑟姆指出:“我对硅谷银行(戏剧性的倒闭)确实感到惊讶,但我对这种令人惊讶的事情本身并不感到惊讶。如果没有泡沫破裂,我才会感到惊讶。”他告诫:“不要持有短期美国股票。如果你必须持有美国股票,那就看在上帝的份上,还是长线投资吧,投资资源和气候变化,而远离其他任何投资。”

他说:“我希望大家都知道,自保罗·沃尔克以来,美联储从未做对过任何事。他们只是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一系列连锁超级泡沫的环境,而这些泡沫破裂后会带来严重而痛苦的后果。”

格兰瑟姆所言是大实话,只是美国官方和世界各国讳莫如深,甚至还有些侥幸心理。其实,现在的美国,最可怕的泡沫不是房价,也不是股市,而是债市。美联储执行多年的超低利率政策,给美国债市留下了十几万亿美元的“超低收益国债”和几十万亿美元的超低利率资产抵押债券,这些债券根本经不起美联储大幅加息,因为其价格下跌太快、太深,投资者极易受到严重伤害,尤其是使用杠杆持有美国债券的投资者,其结果不言而喻。

更大危险是:如果这些债券的持有者亟需现金而必须变现这些债券,那损失则瞬间变成现实。硅谷银行就是典型案例,存款挤兑使其不得不变现债券资产,但变现的结果是“亏光资本金”之后破产。

这些投资者不能尽早抛售这些债券而减少损失吗?当然可以。但如果市场投资者都加入抛售,市场会不会立即承接不足,并导致价格更大跌幅?实际上,美国债券市场已经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这是金融市场重大风险之一。怎么办?除了提高利率——为流动性风险支付更高的风险补贴(风险溢价),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美联储“逆境加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是通胀所迫,而更像是为美国国债未来的投资者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以确保美国财政部赤字顺利扩张。

正因如此,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美联储把国债收益率控制得很好就以为美国国债市场没问题”,其实那是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作为国债市场做市商拒绝大量抛售国债的结果,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可以得到美联储保障,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适宜的国债收益率”背后或隐藏着重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如果全世界都确信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巨大,那谁还愿意继续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如果不愿意,那美元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撒谎必有代价。金融“泡沫”就是“金融之谎”的必然产物。一般而言,任何一个“谎言”都需要撒谎之后的100个“谎言”去圆,但现在,亟需“圆谎”的美国,还有多大能力去圆这个“世纪金融之谎”?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