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诸子中,孔子是最早重视文艺及其社会作用的。

2、孔子的文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资料图片)

3、在孔子建立的以“仁”学为核心的一整套思想体系中,其“乐教”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4、然而人们对其论“雅乐与郑声”的思想,至今仍有不同理解。

5、2、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孔子重视雅乐,排斥郑卫之音与他保守的政治立场有关,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部分。

6、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及“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表现了他文艺思想中的保守复古倾向。

7、有学者提出,“孔子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道德品质,而不会去作悖礼违义的事情。

8、3、孔子认为新乐任其感情之自然发展而无节制,容易诱发人们的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所以要‘放’,要禁绝之。

9、他把‘雅乐’比做正人君子,把‘郑声’看做谗佞小人。

10、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是不合乎时代潮流的”。

11、并认为,“孔子贬斥郑声新乐的思想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看不起民间新文艺,把戏曲、小说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低贱之作的重要根源”。

12、4、现在一般都认为,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13、他对《诗经》的总评论是“《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

14、无邪,就是纯正,无过无不及,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

15、无邪,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

16、但‘思无邪’还有表示思想纯正的意思。

17、孔子认为文艺的形式在于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也就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8、5、《论语·雍也》篇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这说明孔子重视文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0、这种以中和为美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学观点,也就使得孔子更注重雅乐在陶冶人们道德情操,促进人们性格完善上的作用。

21、以致于这种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