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钢铁侠》胸口的方舟反应炉,到《流浪地球》里的行星发动机,可控核聚变均被描绘为未来人类全新的能源动力。那么,可控核聚变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多久?5月17日,在2023搜狐科技峰会,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给出了答案。
钟武律表示,超过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开发可控核聚变能源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实验证实。目前,世界主要核大国正积极开展聚变示范堆设计,布局开展示范堆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在本世界中叶实现商用。
国内外私营企业也在聚变领域加大投资,抢占聚变能开发制高点。据钟武律介绍,33家核聚变商业公司迄今为止共获得了近47亿美元的各种私募资金,以及大约1.17亿美元的各项政府拨款或者资金。绝大多数公司计划将在2030年代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
就中国而言,钟武律表示,实现可控核聚变已无不可逾越的科学与技术难题,中国要加速推进我国聚变能开发进程。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速突破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消化吸收技术和经验,培养和锻炼参加ITER运行与实验的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在国际聚变界的话语权。
同时,钟武律也表示,我国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一体化部署核聚变工程科研和示范工程,抢占聚变能源开发制高点。并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基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未来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聚变堆相关的核工程与核技术问题,我们有望在10-20年的尺度内获得可控核聚变的能量。”钟武律表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