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日前召开,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加快建设以之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尤其当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围绕科技制高点的角逐日趋激烈。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性日益凸显,美西方对我“断链阻链”和极端风险叠加。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是立足当下发展的“刚需”,也是着眼未来的大计。
作为经营主体,企业的前沿嗅觉最为灵敏,应市场而变的危机意识最为强烈,“没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最终惨败而归”。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某种程度上,正是对创新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也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学领域有“熊彼特理论”这样形容创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这意味着“创新”,不是局限于实验室的技术概念,更是运用社会生活的经济概念。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也证明,谁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好,谁就越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技术红利,积蓄创新潜力。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企业在本国科研支出中的贡献度大多占比颇高。比如美国,80%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企业,大约70%的研究和开发支出由企业进行,且几乎成为一种制度化行为。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人才集聚、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链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往往能得出“1+1>2”的效果。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我国企业的创新自觉不断焕发,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100家,60%以上设立于企业。不过相较科技强国,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效能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去年全球50强创新企业,美国企业入围27家,我国仅入围7家。而从整个体系建设看,我国企业主要承担的依然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末端环节,在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中企业科研人员的所占比重偏低,一些企业始终偏好“短平快”的实际应用,基础研究投入能力和动力匮乏。能否提出更多新方法,形成更多新科研范式,开拓更多新领域研究,既是市场及大众的期待,也是对企业的挑战。平衡好经营主体、技术应用主体、科学研究主体等多重身份,各类企业还需下一番力气。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在闯关夺隘的过程中,呼唤企业家的大无畏精神,也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支持,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态。从涵养包容企业“折腾”的舆论氛围,到营造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的环境,从推送帮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到完善捍卫企业权益的制度设计,只要合法合规,就要坚定地站在企业这一边。无论企业性质、大小,都要给他们公平的对待,足够的信心,让他们愿创新、能创新、多创新,心无旁骛埋头搞出“独门绝技”“拳头产品”。
今天的中国,GDP迈过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动能、工业化进程处于转型关键期。时代舞台无比广阔,引导各类主体竞相成为大众创新的源泉,鼓励企业家们到生产性和创新型活动各显神通,当更多企业成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中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会更加稳健。(田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