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近在大热综艺乘风2023中,多位姐姐的口播中出现了上海贵酒最酒的名字,贾静雯一句“小龙虾配最酒,快乐跟我一起走”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使用了“钞”能力的上海贵酒一下子进入了吃瓜群众视野。但问题来了,这上海贵酒和贵州贵酒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不说,上海贵酒的业绩成色也充满了瑕疵。

从合作浙江卫视综艺《中国好声音》,到登上芒果综艺浪姐4,上海贵酒在广告投入上从不手软,仅2022年,上海贵酒的推广宣传费就高达2.2亿元,同比大增约330%。到了23年一季度,亮相浪姐4的上海贵酒营销支出继续猛增至1.698亿,相对2022年一季度9068万的销售费用,增加了近90%。

可惜,上海贵酒的业绩却没有跟着同步大增,烧钱式营销反而抬高了企业债务,侵蚀了企业利润。截止2022年底,上海贵酒上市平台岩石股份负债总额8.89亿元,同比大增80.44%。业绩上增收不增利,归属净利润3724.4万元,同比下滑39.86%。

从营收规模来看,岩石股份直到2022年才堪堪过了十亿,其中白酒业务的规模甚至还不到9亿元,在A股20家白酒上市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三,仅优于天佑德酒和ST皇台。

而在产能方面,上海贵酒更是惨不忍睹。都说5000吨是酱酒企业“生存门槛”,2万吨是“主流酱酒企业”进入门槛,5万吨是“一线酱酒企业”门槛。然而上海贵酒的酱酒产能主要来自贵州高酱酒业公司,规划产能为1500吨,实际产能为1600吨。产能不够的地方,上海贵酒还要靠外购基酒或者贴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年报显示,除了酱香酒,岩石股份2022年浓香酒、果酒、其他酒全部依靠外采,而酱酒外采量也超1200吨,对比公司整体的生产量和销量,2022年上海贵酒的自产率仅有13.76%。

此外,产能的不足也直接拉低了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年收入超10亿的岩石股份,净资产仅6.7亿,在A股20家白酒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一。

产能不足怎么办,当然是扩产。在近期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岩石股份高管表示,“现高酱酒厂正在落实工厂填平补齐,积极推进年产3000吨技改扩产工作。”而3000吨的产能提升在白酒行业只能算是“弟弟”,按照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各白酒企业共宣布了近50个扩产项目,涉及资金不少于2000亿元,扩充产能百万吨。这就意味着,酒企平均产能扩张计划在2万吨以上,投入资金在40亿以上,远高于岩石股份的扩产水平。

跟同行比“拉胯”,跟自己比更加“难为情”。2022年,岩石股份在高酱酒业技改项目的投资约0.9亿元,还不到营销费用的一半。而和少得可怜的扩产投入相比,岩石股份的研发投入更是直接“归零”。历年年报显示,岩石股份自上市以来研发费用支出一直为0,直到2023年一季度,岩石股份才产生了48.08万的研发费用,在总营收占比0.12%。对比来看,2022年,除岩石股份外,其他18家白酒上市企业(皇台未公开)的研发投入费用共计约13.57亿元,同比增长31%。

重营销轻产能无研发下,自喻“酱酒第二股”的上海贵酒能走多远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