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益生菌市场,并不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赛道,大约600亿元的市场规模挤满了内外资药企开放的各类产品,而事实上,与血液、基因图谱一样,在我国尤其是母婴群体的原生益生菌群库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地带”。

在6月24日—26日上海举行的MIHC2023迪辅乐微生态、免疫与健康学术会议上,传出一个重磅消息。国内首个由民营机构联合国内近5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的中国人群原生益生菌的菌株库初见雏形,目前已经储存了2万余株的国内原生益生菌。

“上海儿童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儿童营养与保健工作,迪辅乐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的高新企业,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国人群原生益生菌的菌株库科研计划,目前存储了2万余株的原生的益生菌,并且建立了成都、上海东西两大临床科研基地,联合开展益生菌菌株和功能学的研究。”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鲁冰在会上透露。


(资料图)

而在当日,迪辅乐(上海)生物有限公司(下称“迪辅乐”)董事总经理沈洋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大会介绍了公司的原生益生菌库,不过他们几乎不去宣传,因为它是一个公益性资产而非营利性资产,且这些原生态的菌群携带国内人群大量的遗传基因,公司也一直在寻求政策性保护。

已收集2万余株原生菌

“我们今年举办的MIHC2023大会上,所讲的益生菌不是一个食品配料的概念,而是解决国内人群尤其是母婴肠道疾病的健康问题,迪辅乐之所以联合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投入亿元的研究经费建立自身的原生益生菌群库,是为了减少肠道疾病对抗生素的依赖。我们也一直在寻求政策性的保护,以便更大规模地开展工作,尽可能扩大菌库规模,未来交给一个大家认为更安全部门来管理,但是如果我们停下来等待的话,就会有大量的原生菌消失。”沈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期3天的上述大会上,有来自全球7个国家18位演讲嘉宾出席大会并作特邀报告,围绕国际微生态科研动态分享、基础研究与应用、迪辅乐临床研究五大内容版块展开。大会重点探讨了微生物科学研究、人体免疫功能评估、微生态最新研究成果、微生物在未来健康管理及免疫系统的创新应用、迪辅乐最新科研成果等众多前沿话题。

“如何通过可持续的人体健康管理方式帮助公众获得理想的健康生活一直都是MIHC为之奋斗的理想与信念。为了推动整个微生态行业的发展、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与变革,12年来MIHC持续开展YPRSP计划致力于将微生态医学领域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医师凝结一心,共同创造微生态医学领域研究价值。同时设立具有高额科研奖金的MIHC微生态医学奖,以激励更多人才加入一揽子科研计划中来。”6月26日,迪辅乐公司医学事务总监陈美如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了解,在当日上海市儿童医院迪辅乐医学研究中心(Di-MRC)也正式启动,迪辅乐医学研究基金赠予1000万元的科研资金,将用于微生态健康临床研究的开展,推动构建微生态研究科研联盟,为国内本土微生态科研的发展提供支持。

“我们秉持科技转为关爱的理念,迪辅乐持续深耕微生态领域,从2019年起开展实施中国人群益生菌菌株库科研项目计划。计划用30年时间建立起中国本土优质原生菌株实体菌株库和数字化菌群模型库,以此推动DDDO-HSMES数字化、可动态监测和可优化调整的人体共生微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来应对全球健康威胁为中国人群乃至全球70亿人的微生态健康研究做出支持贡献,不断实现有益微生物改善人体健康、减少不必要药物依赖和滥用、降低家庭医疗开支的美好向往。”陈美如表示。

沈洋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消费者理解的益生菌市场,国内目前大约规模在500亿—600亿元左右,但是大部分的公众会把酸奶当成益生菌来使用。事实上如果针对炎症疾病,将益生菌与抗生素相比,抗生素的价值是见效快,但是抗生素耐药的问题也已经争议了很多年,不能想象10—20年以后,不断变异的病毒将越来越具耐药性,但所用的抗生素已经没有治疗效果了,所以对于原生益生菌库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的原生菌群库的菌株收集首先放在国内的母婴群体,是因为早在2015年的时候国家卫计委就成立过一个中国儿童过敏干预项目。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中国有40%的0—12岁的小孩子因过敏问题有就诊记录。但是大家也知道过敏是一个终身不可治愈的疾病,而且过敏会发展,如果小孩有特异性皮炎、哮喘等过敏疾病的话,他们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所以我们参与这个项目以后,向市场提供了一种很干净的配方的益生菌而不是使用抗生素,让他的免疫系统更早建立起来,这是我们最早接触母婴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0—3个月的婴幼儿是建立优质肠道菌群的最佳窗口期,可以大大降低婴幼儿长大后出现过敏情况的几率。”沈洋分析指出。

母婴营养品市场竞争激烈

事实上,在多位专业人士看来,我国人口原生益生菌群的研究与当前的益生菌产品销售市场,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基于益生菌研究开发的产品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尤其是对于国内人群而言,外资品牌的益生菌产品相比国内品牌更受欢迎,如果破解这一现象,备受关注。

对此,沈洋也指出,消费者选择国外的益生菌产品是因为海外一个严格的监管环境,迪辅乐也是把所有的产品生产放在国外,因为对于生产的管控会更加严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产品毫无效果。

“从我们自己的菌库里面其实已经找到了一株很有趣的菌,它在抗炎症以及减脂方面表现出一些特别的效果,要比同样国外的菌应用到中国人群的效果更好,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只是阶段性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得到这样的结论,相信未来益生菌市场会有很大的潜力。”沈洋透露。

沈洋进一步称,如果仅仅从益生菌市场看还会持续增长,因为大量的科研成果会在未来不断地涌现,同样那些被统计在600亿元市场里面也有很多产品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只是利用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没有任何科研学术的支持,这些也会退出。但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来讲,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益生菌后生源产品,会在未来几年里大量问世,行业的高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记者也了解到,以原创科研为基础的益生菌代表产品,正在迎来新的风口。

“随着90后和95后等新一代年轻父母成为母婴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母婴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年轻父母的消费观念和育儿风格的转变推动了母婴行业朝着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益生菌等营养品整个市场规模还在不断地提升,整个营养品赛道这几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不管是线上线下,对于品牌而言还有很大的空间。”在大会上Informa markets中国区总经理顾晓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顾晓媛指出,从整个营养品赛道的增长来说,目前门店覆盖比较多还是婴幼儿营养品品相,大家的愿景希望能够抓全家营养,未来最有增量的应该是全家化的营养品市场。

而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国内针对母婴市场投入巨资的新品研发企业并不仅只有迪辅乐,就在6月30日2023 CBME展期间,贝亲中国区总裁周剑峰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贝亲公司的母婴用品得到除了总部的中央研究所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之外,也开始联合国内各大医院及医学院推动基础研究工作,比如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并在上海建立母婴皮肤研究中心,对婴幼儿的皮肤过敏做研究。

“最近我们做一些事情,正在建立行业内独特的婴儿3D皮肤模型,通过干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有了这个婴幼儿皮肤3D模型我们可以对产品、配方、原料做一个非常好的直观科学的安全性筛选。同时我们也刚刚完成了一个课题,在皮肤细胞下植入免疫细胞,通过检查抗原变化和生物细胞的变化,通过检测机器AI不断地迭代和学习,建立致敏性的检测模型,应用中枢基因的磷酸化筛选工作我们会对抗湿疹、过敏的功效做一些评价,这都是我们公司针对市场热点的问题做出的一些答案。”周剑锋透露。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