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毕节同心城市公园的露天电影火了。
一到傍晚,数千市民带上孩子、邀约好友、陪同老人坐在公园台阶上,先看露天电影,后品特色美食,成为毕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对于“00后”“10后”来说,露天电影是个新鲜事物。但对于上世纪90年代前出生的人来说,露天电影是美好的童年记忆。一张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块场地,自带的小板凳和热闹的场景,都在记忆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时代印记。放映机里射出的那束光,丰富了生活、带来了文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添了欢乐,提供了精神食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虽然观看露天电影时的仪式感已经消解,但它所沉淀的集体记忆却从未衰退。随着时代发展,当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同频共振,露天电影带着强烈的仪式感回归时,它所带来的那份天然、纯真和美好,足以支撑一次文化现象的回溯,足以满足一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毕节露天电影的火爆出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毕节市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出台了《毕节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政府保障基本、社会积极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初步形成等目标,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露天电影不仅唤起人们对旧时光的美好回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措施,更是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形式。我们要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推动毕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努力让它成为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找到了童年的记忆”“像一场邻里聚会”“希望能够常态化开展”……毕节露天电影热闹非凡、好评如潮。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努力丰富放映题材和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和质量,提升观影体验和感受,让露天电影火下去,让文化记忆丰满起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韩贤普
编辑 黄丽媛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