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这里,不是进养老院,而是搬家。”“哪些生活方式是我们所向往的养老?”“今天的养老服务如何升级迭代?”……

5月20日,在上海浦东“亲和谷”开启为期7天的“养老社区3.0向往的养老学院体验周”活动,直面现实痛点掀起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年逾古稀的著名作家叶辛,精神矍铄、依然“年轻”。他在论坛现场讲述了“α时代下的银铃畅想”;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司长王振耀,从宏阔视野出发,针对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分享了他对国内养老发展趋势的研判和思考;市场化养老先行者、“亲和源”创始人奚志勇,发表了演讲《养老3.0——18年的探索与实践》。嘉宾围绕“银龄浪潮下的时代应对”也踊跃发表真知灼见,“亲和谷”、“亲和源”的会员代表则以亲身经历,讲述自己步入退休后的生活追求和精神渴望。

奚晓昕是个“85后”,他从创办“3.0版本的养老社区”的思考和研究出发,侃侃而谈“学院式养老——帮助长者建立对生活的向往和应对持续的挑战”这一热门话题。

据了解,1.0版本的服务模式,提出的是家文化,进入亲和源居住,更像是搬家而非被抛弃。发展到2.0版本时,是在家文化基础上,加入了医养结合的概念,主要是功能性的进一步完善。而今天3.0的版本,是去解决人的精神追求的问题。为此,奚晓昕介绍,目前积极构筑的“家文化”“会员自治”“支持个性追求”“零服务”“鼓励热闹生活”等5大服务体系,都是紧紧围绕“解决人的精神追求”。他们将2023年入住的老人视作人生学院“23届新生”,这里也成为一所不设毕业典礼的人生学院。

奚晓昕坚持每周给长者们上一节课,在上课过程中,他发现老人其实很热爱学习,也能接受新鲜事物,但老年人身体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舒服”。对此,他不断探索与研究,多方对比后,甄选优秀的合作方,为老年人开展了针对性的理疗服务。

他在与老人闲聊中了解到,他们对当下街头的新潮现象和有趣东西也饶有兴趣,甚至还包括纹身贴纸、美甲、桌游、VR头盔等,于是他尝试组织了相关活动,不断帮助老人缩小与社会的信息差。

与此同时,亲和谷正在积极建设和践行“3.0版本的养老社区”,让老人与家人们在这里齐聚,让孙子孙女看爷爷奶奶在台上做一年的表演总结。这既是一次角色身份的互相交换,更是一个跨越代沟的相互理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