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砰然绽放,烟花映入眼帘,夏天还未结束,今夜永恒……

在马林巴、颤音琴、架子鼓的合奏下,一曲旋律轻快动听、充满了青春与梦想的《打上花火》,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夏日里烟花盛开的感动,仿佛画面近在眼前。


(资料图片)

7月29日19时30分,“律动之夏”打击乐音乐会在并举办,不少学习马林巴、架子鼓等打击乐的学生到场观看。这是一场由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小型音乐会,在这个暑假,他们从各地归来,回到家乡,用音乐展示学习成果、用音乐传递青春力量、用音乐表达爱与温暖。

当晚的开场演出,由同在波兰求学的魏周斯塬和郭易扬,以二重奏形式带来《Maple leaf rag》《仰望彩虹》两首曲目,两人中间不停歇、一气呵成,在安静的音乐厅里,马林巴独特音色夹杂着一些情绪,静静地流淌在夜晚的空气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平缓,旋律中似乎紧绷着观看者心脏的跳动声,跟着琴槌上下翻腾。

接下来的3首独奏曲各具特色。郭易扬演奏了安倍圭子的作品《Ancient Vase(古老花瓶)》,旋律中带有神秘的感觉,“我个人比较喜欢它的氛围,演奏这首曲子能让我心情平复”;同样选择安倍圭子作品的魏周斯塬,带来了一曲《Tambourin paraphrase(铃鼓诗意)》,其间,他左右手的4支琴槌偶尔相互击打,让旋律直接从琴键跳跃到了空中,带来空间上的动感。

最后一个独奏,是赵博威的《Azure(蔚蓝色)》,在这首长达9分钟的乐曲中,赵博威展现了多样的情绪和较熟练技巧,从最开始激情澎湃的电子乐+中东与欧洲音乐风,到后半程回归本源的悠远绵长,尤其是临近结束前将手中“硬槌”换成“软槌”的轻柔舒缓,就像是漫步海边的感觉,让人的情绪经历了一波由高到低的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最后3首曲目是马林巴、颤音琴、架子鼓带来的重奏。无论是《六兆年零一夜的故事》的动感、还是《向夜晚奔去》的哀愁,都流淌着饱满的情绪。最后一曲是《打上花火》,原歌曲是日本动画电影《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主题曲,由米津玄师填词、谱曲,是一首温暖人心的夏日之歌。旋律响起的时候,台下有不少观众表示“非常耳熟”,很有代入感。

“打上花火”中文意思是“高空烟火”,还有一层意思是活动结束后的“庆功宴”。选这支曲子压轴演出,颇有深意。“夏天的夜晚,静下心来听一场音乐会,感受一下生活,是我们想要传递的主题。”本场打击乐音乐会的发起人、组织者魏周斯塬说,对于整场演出他比较满意,虽然有些细节不尽如人意,“但我觉得没有一场演出是完美的,下一次我会尝试增加一些新元素。”魏周斯塬说。

小雨之夜,为这个夏日带来清凉。本场音乐会,琴槌敲打出的干净明快的旋律也如绵绵细雨般落入观众心里,余味无穷、意犹未尽,正如《打上花火》所描写的——

夏天还未结束。山西晚报记者 李霈霈

特写

从各地归来 回家乡组队

“律动之夏”打击乐音乐会,是由海外求学的山西学子与本土师生打造的一场音乐演出、一场国际化的音乐交流。不同于以往在国外参加的交响乐演奏、学院社团演出,这是漂泊在外的学子回到家乡举办自己喜欢的音乐专场。

面对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想拿出最好的演奏状态;面对正在学习打击乐的学弟学妹,他们希望传递更多元的打击乐文化;面对自己,他们在积累演出经验的同时,认真记录音乐路上每一个阶段最真实的自己。

隐藏的“组合拳”

在波兰卡托维兹音乐学院读大三的魏周斯塬,是本场打击乐音乐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早在今年2月他就有了开音乐会的想法,放假之前,教授给他“放开手去尝试、积累经验”的建议,更加坚定了他一直想做的尝试。

“招贤纳士”是第一步,很快,魏周斯塬就选好了队友——同在波兰求学的郭易扬,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的赵博威,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肖温博,打击乐教师、国家三级演奏员孙宇灵。“虽然都是学习打击乐,但每个人的偏向不同,比如我比较偏向于古典,架子鼓手肖温博喜欢摇滚。”魏周斯塬了解每个人的特点。

在好友眼中,魏周斯塬喜好“组合”打击乐,就是将鼓、铃铛、铁片等各种打击乐器组合起来的作品。在魏周斯塬看来,打击乐不局限于乐器本身,“比如通过打击自己的身体来发出声音,或者(用音乐)模仿一个动物或一个病人的状态”。魏周斯塬说

在音乐上偏好“组合拳”,在音乐会组织者的身份里,魏周斯塬也同样善用“组合拳”。

火速搞定团队成员后,乐器,又成为举办音乐会最为棘手的一件事,“回到太原需要去借,而且在学校用得顺手的一些乐器不一定找得到,”此外,曲目的选择也很重要,“面向观众,不想准备专业色彩特别强的东西,主要选一些流行音乐改编的曲子。”魏周斯塬说,他比较偏向最后3首重奏曲目,旋律不无聊、又能呼应夏日的主题。

种种环节需要亲力亲为,7月初回国后,魏周斯塬就进入音乐会紧张的筹备中:借乐器、联系场地、修改方案、拍摄海报……以及最重要的排练:5个年轻的演奏者,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磨合好,进入“乐队”状态。

当晚演出现场,是魏周斯塬音乐梦开始的地方,站上这个舞台,台下的学弟学妹好似曾经的自己,伴随成长的吉他、架子鼓、马林巴等漫长的器乐学习生涯,大概会像过电影一样投射出带有影像的一束光,照亮着继续前行的音乐之路。

演出结束后,魏周斯塬说很难描述自己的感受,“比最高期望差、比最低期望好,大概类似这种吧……”在后台,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大概是对这场音乐会最直接的表达。

危险的“眼镜”

来自晋城的郭易扬,做完演出造型后,独自来到音乐厅练习了一遍独奏曲《Ancient Vase》,沉浸在带有神秘感的旋律中,郭易扬没有察觉到眼镜早已滑落到鼻梁……在当晚演出中,随着臂膀的用力和手中琴槌的飞扬,郭易扬的眼镜频频处于这样的“危险”之中。

“以前演出的时候,也有人担心我的眼镜会掉下来,但我自己没有察觉,因为太专注了。”演出结束后,郭易扬笑着说。

早在高中时期,郭易扬就是校园风云人物,他曾担任晋城一中管弦乐团团长并组建了校园摇滚乐队担任鼓手。下个月在老家晋城,还有一场他个人的独奏会。17岁考上波兰卡托维兹席曼诺夫斯基音乐学院后,郭易扬不断接触着马林巴更多元的文化,“每学年我们都有四五次大师课,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法国的大师各有所长,比如擅长低音鼓的、擅长马林巴的、擅长室内乐的等等,但他们都会告诉你同一个理念:做你享受的事,做你喜欢的音乐。”郭易扬说。

这点让郭易扬很有共鸣,他开始思考,怎样让自己的音乐兴趣变得更长久?首先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我比较喜欢巴赫的音乐,他是一个和声的天才,每次演奏他的作品都会让我的内心非常平静,我享受这种状态。”郭易扬说。

化妆间的“偶像”

顶着一头时尚灰发的赵博威,演出前在化妆间成为造型师热议的人——“你好像黄子韬啊!”被打击乐耽误的“偶像”就此诞生。

2005年开始学习打击乐,之后就读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已是大四学生的赵博威,是最后一个加入“律动之夏”打击乐音乐会的成员。

当晚的演出中,赵博威个人独奏曲目《Azure》长达9分钟,对整个作品的掌控和技巧上的熟练,让他独具特色。“有人走感情派,有人走技术流,我选择了后者,我喜欢练功,基本功会好一点。”赵博威这样总结自己的演奏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Azure》是赵博威老师的获奖之作,前不久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音乐会上,赵博威对该作品进行了国内首演。“在英国练习的时候,教授跟我说了一句话:(演奏)有些时候往往越少、可能会表达的越多,他的这句话让我受益到现在。”赵博威说。

“不尽力”的鼓手

音乐会现场,唯一的鼓手肖温博,是魏周斯塬的高中同学,也是跟他一起学习打击乐的同道伙伴。肖温博目前读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现任3个乐队的鼓手。虽然专业是马林巴、学的是古典乐,但肖温博对架子鼓和摇滚乐情有独钟,也算是将古典与现代音乐在自身完成了一次消化和融合。

“在校外我玩的摇滚乐比较张扬,回到学校我也会跟交响乐团合作。”肖温博说。

加入本次“律动之夏”打击乐音乐会的演出中,肖温博主要是为其他演奏者伴奏,排练中他需要注意的不是与其他人的磨合,而是“自我控制”。“架子鼓比较躁,我必须控制在80%的力度,保留20%的力量,要收着打,主要是衬托他们几个吧。”心态很好的肖温博调侃道。

整场音乐会,在肖温博的架子鼓solo中激情落幕。

以青春之名,敲夏日之音。打出绚烂花火的这群年轻人,还在制造音乐美景的途中奔跑,期待下一个夏日的到来。

山西晚报记者 李霈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