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近,为了练成非遗绝技剃光头发的小伙子解国强火了。彼时21岁的他为了学成川剧绝活滚灯,下狠心剃光头发,在川剧舞台上扮丑,一演就是15年。他还将一些街舞动作元素引入表演中,受到不少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对解国强来说,川剧是一份工作,但他能为了表演川剧坚持剃光头15年,又说明这对他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热爱。解国强本是河北人,1999年到四川学习戏曲,就爱上了川剧。后来为了学成滚灯,除了剃光头发,他还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有半年多时间,吃饭、睡觉、洗脸他都顶着灯,前前后后打碎的灯大概有50个。尽管当时工资很低、生活拮据,每月的房租、吃饭钱都成问题,但因为心中的热爱,他舍不得放弃,硬是坚持了下来。为了让演出更富有特色、精彩有趣,解国强大胆创新,将更多的现代舞蹈元素加入传统滚灯表演中,倒立、翻跟头的同时仍然保持头顶灯碗不落,新潮的舞台表达令人眼前一亮,广受好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在艰苦岁月中坚持了下来。
解国强的坚持与探索,还传递出传承保护地方戏曲这个更深层的话题。其实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有儿时听戏的记忆:村里有什么喜事经常唱几天大戏,为了听一场人气高的剧目,早早就拿着小板凳占位子;受欢迎的地方剧团到一个台口演出时,热情的老乡们会披着被子排队买票、争抢着挤到后台给演员送去香油、鸡蛋……但近年来,缺少观众、人才短缺、经营困难等传统戏曲面临的挑战已不是新话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受众面小、活动范围不大的稀有剧种来说,赢得观众、求得生存更是困难重重。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变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变了,听戏的人少了,另一方面也与传统戏曲自身从业人员不足、戏曲内容更新慢等因素有关。
不过这并不是说,传统戏曲艺术注定就会退出社会舞台和观众视野。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剧场艺术,传统戏曲有着自身独特的表演优势和艺术魅力:舞台上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都是经过了精心研磨和悉心安排,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浸透着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匠心,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许多经典剧目都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本身就有很深厚的观众基础,个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善良人性穿越时光,感动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灵。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戏曲艺术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新时代的戏曲事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就拿解国强所在的四川省川剧院来说,近年来一批批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毕业的专业戏曲人才进入剧院,给川剧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一批批融汇古今中外多种元素的优秀作品在各地亮相,广受赞誉。
这些都表明,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今时代仍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创新表达、贴近观众,让戏曲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以及真善美的质朴情感,能够传递下去、传播开来。事实上,戏曲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多次在艺术形式上的变革,各种形式的戏曲革新是留住观众、激活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要找到传承经典与创新表达之间的平衡。近来戏曲表演中出现的一些颠覆传统的呈现方式,引来了一些戏曲专家和老戏迷的担忧:是不是为了追求符合现代审美的扮相,演员的水袖就可以不穿了,脸也可以不描了?是不是为了追求更绚丽的舞台效果,原本写意的艺术形式可以改成出现飞机尾巴和发动机轰鸣声的写实布景?如何把握传统艺术创新中“变与不变”“可为与不可为”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在探讨如何让传统戏曲既能守正,亦可创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艺术本色。
对这些争议的解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一时难以找到标准答案。笔者以为,不妨对此多一些包容,把问题的答案交给观众来评判。类似街舞元素能不能融进川剧,西洋乐器能不能加入戏曲的疑问,都不妨去演出实践中寻找答案。如果试验下来,观众欢迎,那这样的创新就有价值;如果观众不买账,那就要停下来,进行反思和调整,毕竟群众喜爱才是地方戏曲传承最深厚的土壤。另外也要看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地方戏曲保护是挑战也是机会,此前不少民间剧团就通过网络直播等线上表演方式,成功拓展了观众圈子和传播范围。
解国强是幸运的,如今他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得到了回响,收获了大众的关注、事业的成就感和更体面的生活。然而应该看到,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戏曲的从业者在默默坚守,希望他们的坚持和困惑能被更多地看到,让这份传承和热爱能得到更多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