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社会,先后出现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三者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性质: 第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


(相关资料图)

2、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组成来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安排的,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家庭教育则由于家庭的需要而开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是具有亲情关系的一家人,是天然形成的教育关系,教育过程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程度较大,“爱”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

3、传统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家长对子女的单向教育,现代家庭教育提倡亲子之间的双向交流,但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4、 第二,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

5、从教育的时间、地点来看,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教育,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专门的教师负责,严格按程序实施,教学有明确目标、具体内容,还有考核成绩;而家庭教育则是结合家庭生活实施的,同亲子交流、亲友交往、家务劳动、家庭娱乐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专门的成绩考核,随意性较大。

6、第三,家庭教育是极具家长个人色彩的教育。

7、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来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些方面都有统一的要求,受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大,而家庭教育如何开展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经验和素质,虽然家长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任意教育子女,但他们通常是根据自己思想认识、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和时间精力教育子女的,每个家庭教育子女的情况大不一样。

8、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影响年轻一代成长的基本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家庭教育属于教育活动和社会环境的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和环境, 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家庭),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的受教育者(子女)所实施的一种教育。

9、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间的长期性。

10、当孩子第一声啼哭的时候,不少父母亲就开始以慈爱滋润和教育孩子,更多的家长是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开始教育子女的。

11、从此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家长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着教育和影响,许多老人直到临终前还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作最后的教育,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几个孩子叫到床前,通过尝试"折断筷子"教育孩子们团结。

12、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者相对稳定,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逐渐形成许多深刻的观念。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