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娅婕)近年来,万山区谢桥街道抓实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功能,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

四点半课堂服务“小居民”


(相关资料图)

“不要趴在桌子上,身子要端正,写字要工整……”暑期期间,下午四点刚过,10岁的彭亚芹就来到了社区四点半课堂,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做起了暑假作业,和她一起的还有10余名年纪各不相同的学生。

谢桥街道城南驿社区是万山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承接搬迁人口1133户4585人。近年来,年轻人外出创业或就近务工,老人在家带孩子成了常见的情况。“城南驿社区的留守未成年人有50多人,其中4岁到12岁的就有24人。”城南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龙康告诉记者,他们在走访中发现,社区老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老体弱,带孩子有些力不从心。加上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每天要下午7点左右才能回家,导致孩子放学后在家无人看护。

2020年,城南驿社区利用社区中心位置的1楼闲置空房,打造了一个占地150平方米,集儿童阅览室、教室、活动室等为一体的儿童学习休闲娱乐空间,其中儿童预览时内含1000册儿童读物,供孩子们免费借阅。除了开展日常的课后作业辅导外,志愿者们还会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主题,开展手工制作、绘本阅读、朗诵、绘画比赛、入户走访宣讲、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希望通过四点半课堂给社区‘小居民’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也让出门在外务工的父母不再担心在家的孩子。”龙康说。

志愿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爷爷,微微抬头,来,看镜头……”随着“咔嚓”快门声响,老人的笑容被定格在了照片上。为了让老人留下珍贵的影像,谢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团市委、团区委,组织专业的团队,入村(社区)为12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免费拍照,经过精修、过塑、装帧等一番操作,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到了老人手里。看着照片上精神矍铄的自己,老人们脸上流露出满意和幸福的笑容。

“大姨,最近血糖控制得怎么样了?我再给您量量血压……”在冲广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谢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热忱服务,测血压、量血糖,引导居民有序问诊,并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近年来,谢桥街道以“关爱老年人、情暖夕阳红”为主题,以解忧、解烦、解闷、解难为目标,细化服务项目,全力为老年群体纾难解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除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各项“关爱夕阳”志愿服务活动,谢桥街道还在重点公共场所广泛设置志愿服务站点,以老旧小区、老人聚居区、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为重点,设立起群众身边的“为老”志愿服务站点,构建起“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志愿服务无处不在。目前,谢桥街道成立了一支专门的“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关爱夕阳”活动70多场次,服务老年人近1000人次,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吹遍了谢桥各地。

“接下来,街道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通过志愿服务带动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参与到尊老敬老活动中,让尊老敬老成为文明新风尚。”谢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管负责人姜维仕表示。

理论宣传叩开群众“心门”

“宣讲用的是大白话,讲的是小故事,让人一听就明白。”谢桥街道谢桥社区居民蒋贵云在听完新时代大讲堂理论宣讲后,感觉大有收获。谢桥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让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围着群众转,群众在哪里,活动阵地就到哪里。今年2月起,谢桥街道以新时代大讲堂为课堂阵地,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化身“宣讲员”,常态化开展“理论宣传月月讲”活动,通过书记讲党课、干部讲政策、先进事迹、致富带头人讲技术,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要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就必须思想交流心贴心。先让大家知道今天要听什么,再通过讲故事,激发听众兴趣,然后联系大家的切身实际引起共鸣,最后和大家一起讨论该做些什么。”谈起宣讲经验,谢桥街道新时代大讲堂理论宣讲队成员向思明如数家珍。截至目前,谢桥街道共开展宣讲6场,听众达500多人次,进一步丰富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载文明而驰,沐清风前行。如今谢桥街道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实名注册志愿者近4500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88716小时。街头巷尾劲吹文明新风,群众心中盛开志愿之花,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让一颗颗文明“种子”植根在谢桥各地,凝聚起党群同心、感恩奋进的澎湃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