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泰山区委编办重创新、强管理

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本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姚子健)近年来,泰山区委编办聚焦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紧缺难题,致力挖潜创新,加强规范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管好、用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支持和保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

坚持从严核定,确保全面达标。该办严格落实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在保障公办中小学核编基础上,统筹考虑“民转公”因素测算教职工编制缺口,积极争取市级编制“周转池”支持,为全区中小学调增教职工编制252名,确保泰山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有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切实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杜绝出现挤占、挪用、借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行为。

强化挖潜统筹,优化资源配置。该办坚持优先供给和内部挖潜并重,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统筹精简压缩、机构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资源,为中小学教职工核编工作提供支持。采取“一年一核”的方式,指导泰山区教体局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每年按学校学生数量、布局结构、城乡区域人口流动等情况对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近3年来,教育系统内部统筹调剂教师编制164名,实现校际、城乡之间教师编制资源合理调配。

突出辐射引领,优化布局结构。该办以泰安主城区分级办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承接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泰安望岳中学、山东省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4所市属下划中小学,新设泰安一中萃英学校、泰山区梅山路中学2所中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缩小校际办学差距,统筹泰山区教育资源,探索“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发展”模式,设立泰安六中、泰安东岳中学、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财源街道仓库路学校等4家中小学教育集团,并出台《泰山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泰山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办法》,强化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从严控制学校人员编制,充分发挥集团“1+1>2”效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