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富连成社

日前,北京老字号协会公布了第8批北京老字号评审结果,北京富连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赫然在列,引起关注。

老字号指的是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

以弘扬“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办学精神与教育理念为己任的北京富连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自2004年由富连成社缔造者叶春善之孙、继任社长叶龙章之子叶金森创办以来,坚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整理恢复富连成传统剧目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通戏曲文化教育传承官方与民间、行业与院校之间的桥梁,已成为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戏曲文化产学研综合体,不断为新时代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叶金森表示,这是8批中唯一一家文化艺术类品牌的百年老字号。19年来,北京富连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全方位恢复富连成这一中国戏曲教育的金字招牌为生命线,以守正创新传续富连成社“不为个人发财致富、只为替祖师爷传道”的精神内核,以活态传承我国戏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时代脉搏,凝聚起富连成叶氏家族成员以及富连成弟子、再传弟子共同组成富连成二代、三代戏曲文化传承人矩阵,完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场上与案头相结合的人才梯队建设,以文化自觉心筑牢文化自信心,共同打造北京戏曲文化的新坐标、新名片。

作为“京剧大师摇篮”的富连成社,成立于1904年,距今已近120年,是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京剧人才培养机构,在20世纪30年代,有京剧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富连成社共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近800名学生。其中很多大师级人物开宗立派,如侯喜瑞的花脸“侯派”、马连良的老生“马派”、于连泉(筱翠花)的花旦“筱派”、谭富英的老生“谭派”、叶盛章的武丑“叶派”、叶盛兰的小生“叶派”、裘盛戎的花脸“裘派”、袁世海的花脸“袁派”等。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少年时也曾在此“搭班学艺”“借台练戏”,吸取丰厚营养。

在叶金森看来,富连成社之所以能培养出这么多著名的艺术家,在中国京剧教育史上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得益于管理者严格教学、遵循戏曲教育规律、以京剧科目来招生教学演出等多种人才培养手段。历史上富连成社曾演出的大小剧目有400多出,尤以“三小戏”和武戏的严谨整齐形成自家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连台“三国戏”,所排演的《赤壁鏖兵》《取南郡》《梅玉配》《四进士》和《宦海潮》《五彩舆》《胭脂判》《独占花魁》《南界关》《太湖山》《大名府》《雁翎甲》等戏,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经典。

富连成社创办之初,明确地将培养人才、传承戏曲作为事业终极目标,勇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固本正源地传承下去,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廉”的精神弘扬下去。百余年过去,富连成社对京剧舞台上的唱念做打等诸般“技”与“艺”的传承、对其蕴含的价值体系和美学精神的坚守,延续至今。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多年来致力于富连成传统精神与文化研究,致力于京剧的教育教学与传承工作,她表示,能获得老字号的称号,首先缘于这门技艺“老”——富连成社至今已近120年,双甲子的历史使其在今天仍历久弥新。其次,这门技艺有自己的“字号”,亦即品牌,富连成社的品牌是“京剧第一科班”。最后,这门技艺之所以能够流传百年,是因其内在绵延的文化精神——“不为个人发家致富、只为祖师爷传道”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正是有这种‘传道’精神,富连成社才能做到既坚守传统本体、延续艺术和文化血脉,又与时俱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传承者。”孙萍认为,只有树立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认同,重塑文化自信,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得以重建,戏曲才能真正做到“传艺、传神、传德”。

本报记者 郭海瑾

《人民政协报》(2023年08月21日第09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