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续性,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我国经济形势,《报告》称,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积蓄,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资料图)

《报告》指出,下阶段,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效能,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就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

《报告》中的专栏文章《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指出,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国际上,美欧疫情防控刚放开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义GDP增速。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居民消费倾向和疫情前相比还有差距,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升,这些挑战都是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6成和9成,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

从长远趋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到8亿以上,市场规模优势庞大。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蓄,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就我国物价水平,《报告》称,上半年,我国物价涨幅震荡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暂转负至-0.3%,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

《报告》强调,当前我国没有出现通缩,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供需条件改善的有利因素还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恢复,消费意愿稳步回暖,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逐步回升,综合来看,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位。近期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旅游出行价格明显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经历了“四连涨”,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

针对市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报告》中的专栏文章《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高度重视外汇形势变化,通过加强预期管理、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上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方式,积极稳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报告》指出,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7月末环比还有所增加,稳居世界第一。

《报告》指出,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