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青快评 | 共享单车莫变城市“牛皮癣”新乐园
驾照销分、帮提公积金、信用卡办理……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广告近年来改换地点,从公交站、路灯杆、小区楼道逐渐转向共享单车。相较于位置固定的“城市牛皮癣”,更具隐蔽性,且流动性更强。共享单车沦为“移动广告位”,不仅造成运营方损失,也影响了市容市貌。谁来治?怎么治?
小广告就如城市的“牛皮癣”,很多城市都受其困扰,大街小巷都能见到这些“牛皮癣”的身影,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这些小广告很会“见缝插针”。近年来,共享单车遍布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了被市民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小广告后面的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宣传“平台”。于是很多共享单车都被贴上了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小广告。小广告中还有“违规帮提公积金”“代开发票”甚至“涉黄”等违法信息。
一些小广告明目张胆,针对共享单车进行大范围的集中张贴小广告,侵害了运营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城市“牛皮癣”,影响了市容市貌,也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因为消费者要扫码骑车,也会被迫浏览这些小广告,对消费者也造成了侵扰,况且小广告还掺杂大量的虚假信息、违法信息,还会对公众产生误导,进而侵害公众利益。
对于贴在共享单车上的“城市牛皮癣”,虽然城管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但却面临执法难点。如在上海,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进行执法,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挤占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等道路、区域停放的,城管执法部门应当通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在两小时内予以清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管理队伍或者委托第三方及时清理车辆。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共享单车“牛皮癣”存在现场取证难,现在非法小广告不像以前一样留电话,而是以微信二维码为主,处置起来较难;而共享单车的流动性强,也很难及时追踪……
不能让共享单车成了城市“牛皮癣”的新乐园。面对共享单车“牛皮癣”,需要运营方能够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对小广告要保持“零容忍”,这也是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市容市貌。如此前就有运营方采取法律行动,起诉小广告商家。根据2021年印发的《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评价及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由第三方机构通过对包括张贴小广告在内的“车容车况”指标进行评分并纳入考核结果,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投放额度直接挂钩。运营方也有责任加强对小广告的清理工作。
同时,对于共享单车“牛皮癣”,也需要公安、市场监管、城管、街道、运营方、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联合治理。当然,让这些城市“牛皮癣”能够真正远离城市,关键还需要城市管理者加强治理力度,提高治理效能,如对小广告背后的企业、对张贴小广告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相应代价,让他们的违法成本高过违法所得等。只有形成治理合力,才能让小广告彻底失去生存空间,才能彻底撕下小广告这块城市“牛皮癣”。
文/戴先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